新竹關西,一個有點陌生又熟悉的地方,之前就聽爸爸說,其實我們的老老家就是從關西鎮搬出來到外面去打拼過生活的
對於這個陌生的鄉鎮,從小我也沒有在這邊生活過,很是陌生;但又覺得,自已的祖先是從關西這邊發展出去開枝散葉的,
又覺得多了那麼一份熟悉的感覺,就想好好的來認識一下,我既陌生又覺得似曾相識的關西鎮吧...
這一篇先來介紹一下部份景點:關西天主堂、台灣紅茶公司、關西戲院、百年石板路、關西鎮中正路老街、關西分駐所、
關西鎮信仰中心太和宮、所長宿舍、樹德診所、牛肉餡餅...
我把車先停在進入關西鎮的前端之後,再用步行的方式去逛逛關西街上,
其實串連周邊的景點,以步行的方式繞個田字型的感覺差不多,腳程上,約花二個小時內可以逛完在街上的景點...
關西鎮的教堂據說還有偶像劇在這邊取景拍攝過...這天是平日,沒什麼人潮,後來我發現,如果你是平日來的話
可以把車停在天主堂裡面,再走出來好好的逛逛關西鎮,停車免費,假日的話就要看運氣了~~噓,不要跟人家說是我講的XDD
這邊的環境好悠靜,教堂內部是有開放民眾禮拜的...彩色的玻璃片映著日光灑在教堂內...
微透的光線,帶一點神秘卻又莊嚴的感覺...
它還有二樓,從迴旋梯這邊上去,其實看過去的那邊是正門,這天開放的是旁邊的側門進出...還蠻莊嚴的!!!
從天主堂這邊進到關西市區,它算是一個地標~~就代表關西鎮到了..
外牆有種像是咕老石的洗石子,多了一些斑駁的歷史味道,還有哥德式的塔身建築,在早其客家鎮來說,是一個非常突兀卻又劃時代的信仰...
關西天主堂同一時間的教堂作品,以我目前在市面上看到的教堂來看,我知道竹北博愛路上有一間、還有湖口老街上也有一間,建築風格差不多的教堂
接著沿著正義路一直往前走,會經過關西鎮公所,小巷弄都可以通往市區的每個地方,阿因為我第一次來
所以不太敢走小路,怕一個不注意就繞到天邊遠,結果還走不回來這樣!!!
第一銀行轉角樓下這間麵店,記得前陣子有一次出差到關西來,跟同事們吃了這家麵店的食物、麵點~~我覺得很好吃,而且很大碗
大家下次來到關西鎮餓的話,不是只有某麵可以吃,其實還有許多老店等著大家發掘跟品嚐箇中的美味~~~
台灣紅茶公司,好像是季節開放的關係,旁邊有一面店家,只是想進去卻沒有人在裡面招呼,怕沒禮貌所以我就出來了
這邊還有開放時段可以導覽,是說可惜,本想上樓上或是廠區看看紅茶的製程跟拍拍老設備...
導覽的部份,從這邊樓梯上去可以參觀,不過感覺平日人潮不多,就沒有開放了,我只好在外面拍拍就走...
接著繞到紅茶公司後方,走人家的後門穿到市場那頭去逛逛,本想說早一點來可以逛逛市場,挖寶看有什麼好吃、好買的
只是這天出門已經是下午時間了,市場早就收攤了~~也許下次來個市場特輯...因為我發現這一次的關西小旅行根本一次逛不完啊!!!
出手我意料之外的,關西鎮居然有這麼多的景點跟在地特色的營造,覺得他們的社區營造跟在地的推廣建設做得不錯!!!
休市的市場,還有零星的幾攤接著賣的...不過這次的目的不是逛市場(主婦魂上身),不要亂買!!!!!
可惡,這攤居然有手工醃製的福菜!!!還一手的....
本來穿過市場還找了一下戲院在哪裡,沒想到誤打誤撞的就接到了惠愛路這邊,就是早期關西第一戲院的位置,又更幸福的是
沿著戲院前的這個石板路走下去,就是關西舊有的百年石板路了,剛好一次收納二個景點!!!
只是,左前方11點鐘方向有敵軍在伺機而動,我超怕他爆衝的!!! 而且他一直叫、一直叫,我真的有怕~~哈
這裡有關西第一戲院的介紹: (出自客委會)
關西有兩家戲院:東泰戲院(關西人稱老戲臺)及第一戲院(關西人稱新戲臺)。
已歇業的東泰戲院看不出當年跡象,但第一戲院還保留特殊的建築樣式及風貌。
東泰戲院原是碗窯工廠,民國35年由錦泰茶廠與東成公司的負責人購入經營。
民國44年第一戲院開幕,起造人為地方富戶管傳德。兩家戲院曾有輝煌歲月,全盛時期每天演出電影或客家大戲或歌舞團,是關西人最重要的娛樂來源。
可惜戲院不能進去一探究境,不然真想看看當時戲院的設施及繁華年代!!!
再來,這個百年石板路,已經不石板了,真正的石板路,在這個舖設過新石板的下方,跟旁邊的住戶阿姨聊天
她說也很奇怪,就說要保留原有的樣貌留著給大家看、大家走,才有味道,結果重新整建後,卻是把舊的石板路整個蓋掉!!
阿姨很打趣的說: 沒關係啦,這個石板路再過個50年也是舊建了~~~我快笑死!!!
但覺得有點悲傷的是,我看不到舊有石板路的樣貌,這條街道在早期的關西來說,是往來市區跟渡船頭的重要道路
雖然要維護沒有錯,但把有歷史意義跟原有風情的石板路改建成這樣,我也是醉了...
不知道什麼植物,覺得可愛~~好像花椒籽,哈...
沿著百年石板路往下走,可以接到南和路? 再往下走去,可以穿到渡船頭東安古橋那邊...路都是四通八達的,看你選擇走哪一條
售票口,戲院的荒廢,除了隨著時代的轉變,人口外移又或是收入不符成本...種種的因素,導致戲院的散場...
關西鎮的中正路老街,這邊就是石店子商舖,慢慢的由許多的店家進駐,保留在地的特色及文化的推廣、傳承...
很安靜的一處地方,到假日或是有辦市集活動時就會很熱鬧...平常日,真的很適合慢慢的行走、慢慢的體驗關西鎮的老街文化及特色還有美食...
69號有機書店,這邊書店的經營模式是,以書易書...以書交友,裡面都是土角厝的建造方式,非常的古老,應該也有百年的歷史...
整條老街不長,約莫1、200公尺,不過有點不大好停車,可以把車停在太和宮廟前再用步行的方式五分鐘就走到了...
二樓也可以上去,可是我不敢上去,我怕把人家的樓梯踩壞掉,哈...
牛欄河的馬賽克拼貼
整間店非常的老舊,完全沒有過多的裝飾,很純真、很自然,一點也不造作...就是這樣的樸實...
看到汶水茶壽,讓我想到汶水老街,也是一條非常簡樸沒有過多開發的老街,不長,也是短短一條,但是在地特色也是相當豐富
除了這個茶壽的保溫籃之外,汶水老街一帶有名的是豬膽肝...每到豬膽肝手作的季節到時,在老街上就會看到許多旋吊著的豬膽肝在接受太陽的洗練而成就的美味
在關西街上,處處是有故事的老店,也有一些是青年學子返鄉創業,活化在地鄉鎮、促進地方繁榮的創生故事
從來沒有這樣逛過關西鎮上的街道,真的覺得有很多元、很豐富的一些觀光文化及故事可以體驗...
我爸可能會很愛,哈!! 菜園法寶
中文路上的關西分駐所要搬家了,但是在左側進入有所長的宿舍,正在整修中,相信不久後,又多了一塊好去處...
另一頭的市場入口,入口處是三連棟的建築~~類似巴洛克式的建築說明了當時的建築風格及輝煌的歷史...
花磚好美...
關西朋友們的信仰中心-太和宮-
對面有一條小路可以通到所長宿舍,現在應該整修好了,二個月前去的時候已經收尾有七、八成的範圍了,現已對外開放
環境悠悠,整一個小小的花園,早期的日式建築經過整修後,少了原有木頭的味道,卻又覺得有點不搭軋的呈現出來...
好像台灣到處也太多早期的日式建築了,只是改良整修過後,卻不太能保有原始的木製味道跟感覺...走味的咖啡(宿舍)
反倒是這面土製牆更顯得當年的味道跟經歷...風霜的累積及陳年的堆疊...依舊佇立
古井...
市場轉角,這邊算是市中心...去老街、太和宮、關西鎮公所、中正路老街,往下走就是渡船頭跟東安古橋...相當方便
接的繞回來市區中興路這邊,還有在營業的樹德診所本身也是歷史建築,覺得相當的美,在早期,可以蓋這麼大間又美侖美奐的大房子
不是有錢人,就是做醫生,再不然就是賣冰的XDD
這天公休沒營業,不然真的好想進去裡面拍一下!!!
說真的,我搞不懂,為什麼介紹牌一定要做成這樣閃亮亮又一直反光的方式,整個字看不清楚就算了
有時候對到太陽照射,那反射的光線更是沒辦法清楚的看見介紹字體!!!可不可以改進啊...
水泥的洗石子洋樓,在當時可以首屈一指,可謂是關西鎮上的地標建築...
方正又美麗,而且保存得很好~四周都有樹木圍繞,更覺得是綠化的綠建築...
逛了將近二個小時的步行,覺得今天走的步數已經達成,是該買個什麼在地的美食來吃吃
這天關西臭豆腐休息沒營業,估狗了一下附近還有什麼不錯的吃食,就搜到這間牛肉餡餅...正好,餡餅也是我愛吃的食物之一(你有什麼不愛吃的!!)
母女同心、齊力斷金,站在旁邊觀望著餡餅的製作,整個超餓的,他們這邊的餡餅料是比較偏有點濕潤的
料給的多,如果跟酥脆的餡餅外皮搭在一起的話,一酥一軟,口感還不錯,但是不建議放久再吃,本來冷掉就稍稍會影響口感
但整個口味上是ok的,我覺得還不錯吃...這天買的是牛肉餡餅、加辣、不辣各一個,不要說我自已跑出來玩,回去沒帶個伴手禮給老貴就說不過去
(其實是想用餡餅堵住老貴的嘴,這樣他就不能說嘴我...)
對了,這邊的餡餅還在了滿滿的九層塔,這樣就對了,就算是再不好吃的食物,加了九層塔下去,就算不好吃也變得好吃了!!!!哈
但這餡餅是真的好吃啦,好大一個,吃完晚餐也不用吃了,飽足感十足!!!
它的位置就跟關西臭豆腐是同一條路上喔,後方有一處停車場,相當方便!!!
我的牛肉餡餅製作中,除了加九層塔之外,還加了滿滿的黃瓜絲...口感爽脆豐富,又酥又軟...一份不貴又吃得飽飽的...
因為買餡餅是最後一個行程了,這天買回家吃剛好當晚餐,從關西回到新豐,順順開也要30-40分鐘的車程,
回到家餡餅還溫溫的,再請老貴買個湯回家配...剛剛好!!
滿滿的餡料,濕潤的牛肉絲搭著爽口的黃瓜,清爽不油,吃得到九層塔的香氣,還營美滿分...
那天去關西還錯過了一件事,就是事後我在搜尋關西鎮的旅遊景點後,發現我少買了爸爸愛吃的中式大餅...
所以才有了下一次的關西遊...下一次,拉老貴一起來去逛逛、走走...順便去吃看看關西臭豆腐如何??? 把景點一併收納才好~~^^